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 民办高校信息化:浪潮与阻力
详细内容

民办高校信息化:浪潮与阻力

时间:2015-11-27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化大力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等办学水平成为高校普遍的发展趋势。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公办高校的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信息发布与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已基本普及。很多高校信息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比之下,民办高校信息化近年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经费来源、师资队伍、技术支撑等条件所限,信息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公办学校,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形势下,教育信息化也为民办高校带来新的机遇。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推动教学、管理方式变革
 
  “我可以随时随地办公,24小时掌握学校情况,及时发布指令,非常方便。”提起教育信息化,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董事长陈登斌难掩激动。
 
  自2006年该院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陈登斌尝到了不少“甜头”,“以前新生报到,由于手续繁多,一天1000人就把老师们累得够呛。实行一卡通以后,一天3000人也很轻松。学生只要一刷卡,信息就全输入电脑了。”
 
  不仅如此,信息化已经辐射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据了解,湖南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已实现了办公、教学无纸化,教职员工在网上办公,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低了。教师上课内容通过网络转化为视频课件,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复习。此外,校园安全也实现了信息化,教师对学生的测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通过网络实现。家长也可以查询学生的电子档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烟台南山学院则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专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将很多景点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获得大量信息,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增强,报考人数年年攀升。
 
  为引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烟台南山学院专门招聘一批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开发数字化课程平台,将优秀的校外教育资源、最新教育课程剪辑、处理后播给学生,有效弥补了教师年轻化的不足。
 
  烟台南山学院还购买专门公司开发的空中课堂资源供学生们学习。在南山,学生可以选老师们开的课程,也可以选择数字化课程,还可以在空中课堂上课。
 
  “信息化提供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增强,有效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革。”烟台南山学院院长郝宪孝深有感触地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院长楼佩煌说,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数据开发和计算机应用,而是学校实现最高效率的运营模式,是传统模式通过信息技术重新构造,达到精细化管理。
 
  北京人文大学副校长张惠良认为,随着信息化进一步推进,未来教师数量必将减少,学校之间的格局也将重新洗牌,教育版图将会发生变化。
 
        校企合作进入新层次
 
  张惠良认为,教育信息化将使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更加密切,校企合作将进入新层次。在他看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也不清楚;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特别需要某个专业学生,但该专业毕业生所在的学校由于信息所限和这些企业对接不上。
 
  张惠良表示,教育信息化,将促进学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学校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动态,根据企业需求和走势调整教学内容,企业则可以了解更多毕业生信息,更容易招到合适的人才。
 
  郝宪孝对此深有体会。实行教育信息化以来,烟台南山学院与其隶属的烟台南山集团联系更加紧密。在南山集团网络中心的有力支持下,南山学院引进了国外很多先进课程,目前正在与美国阿波罗教育信息集团建立合作。
 
  在招生方面,信息化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不少院长告诉记者,用传统方法分析招生信息,数据庞大复杂,难以操作。实行信息化之后,学校可以准确掌握考生信息,及时调整招生战略。
 
  机遇背后的挑战
 
  无疑,教育信息化给民办教育带来很多机遇。但记者近日连线国内近20所民办高校,发现很多学校尽管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仍未迈出实质性步伐,有的仍处于观望状态。
 
  钱,是一个因素。
 
  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民办高校要想发展,就要扩大招生规模,这就需要民办高校不断向银行借贷过渡性资金,扩大学校规模,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据了解,有的民办高校为此还背负沉重的银行还贷压力。而信息化建设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比如,一般规模的校园网建设就需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资金投入。因此,缺乏资金就成为了制约民办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不过,郝宪孝认为,资金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那些起步晚的民办学校,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更不用说投钱搞信息化建设,而那些发展得早又比较好的学校,经费不是问题,关键是看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的理念。
 
  陈登斌对此表示赞同,“目前我国民办学校信息化总体程度比较低,最大原因是很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湖南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致力信息化建设,不仅解决了庞大的纸质档案问题,而且效率大大提高,每年节省办公经费200万元,“几年就能收回成本,所以钱不是问题”。
 
  此外,一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老教师,转变理念也非常困难。这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少阻力。
 
  “教育信息化让管理更加透明,会与一些传统制度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地会侵犯一部分人利益,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抵制,这也给信息化造成阻力。”楼佩煌认为,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领导决心不变,随着教育信息化整体氛围日渐形成,困难自然会减少。
 
  相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在经费投入方面受限较小。它们决策快,效率高。但很多办学者担心的是,花这么多钱,是否投得准确?会不会重复建设?这也是很多人举棋不定的原因。郝宪孝所在的烟台南山学院在信息化方面先期投入六七百万元,接下来计划再投入一千万元。他坦言,有时就会有这些担忧。这背后其实折射出目前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的统筹和规划。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能够掌握最新软件和程序操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很多学校亟须能研发电子课件的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目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烟台南山学院都在引进美国名校毕业的信息化专家。


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  电话:010-51667255

京ICP备10055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384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