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 陶西平:中国教育改革如何回应时代诉求

    中国已经步入“新常态”。围绕教育界关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中国教育改革面临哪些调整?“互联网+”时代下,民办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大公教育问道著名教育学家陶西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教育要从设门槛转为满足需求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象上是速度问题,实质上是结构问题。中国长久以来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对优质高校和优质学科的选择性需求;幼儿园、中小学校择校择园的需求;继续教育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及各种考级需求都非常强烈。很多需求,现有的教育资源无

  • 汤敏:一名经济学者的公平教育梦想

    “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经常用到的一个开场白。他说的,是一个乡村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故事;或者是,一位高职学生与北京大学学生一起上创业课程的故事。  从经济跨界教育的这些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推广并践行着一个概念:慕课(MOOC)。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课程的全程网络参与:不同地方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上课、讨论、做作业、考试、拿到证书。  慕课风暴始于2011年秋,被誉为“印刷

  • 顾明远: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

    这似乎是个简单问题,人们可能会在脑子里迅速转出十几个答案,但恐怕马上又会发现,这些答案都是些不靠谱的大话。所以,这个简单问题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世界上有许多很难的问题并不真的需要解决,比如,一些最大的哲学问题,世界本质什么的,这样的问题不去解决也不会给人类生活造成什么损失;或者像数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看上去好像是个吓人的问题,其实这种研究试图证明的只是数学的某种优美性,并非重要推进。人类研究许多问题只是因为好奇,而不是因为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教育却是个事关国家命运的严重问题,无法回避。记得李泽厚先生

  • 赵汀阳:教育为了什么?

    这似乎是个简单问题,人们可能会在脑子里迅速转出十几个答案,但恐怕马上又会发现,这些答案都是些不靠谱的大话。所以,这个简单问题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世界上有许多很难的问题并不真的需要解决,比如,一些最大的哲学问题,世界本质什么的,这样的问题不去解决也不会给人类生活造成什么损失;或者像数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看上去好像是个吓人的问题,其实这种研究试图证明的只是数学的某种优美性,并非重要推进。人类研究许多问题只是因为好奇,而不是因为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教育却是个事关国家命运的严重问题,无法回避。记得李泽厚先生

  • 周洪宇:农村教育不能成城市教育附庸

    农村教育更是社会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一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跟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类似,中国社会各类型资源往往都向城市集中,最为明显的是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和南京。在教育领域,集聚效应也较为明显,历朝政府大多在京城和府、州、县的中心城市开办官学,通过科举制度组织大规模招考。尽管如此,由于以书院制度为代表的民间教育系统相对发达,能为官学做有效补充,农村教育问题并不突出。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民间教育机构往往离府州县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建在城市边缘甚至高山之上,可以覆盖

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18号

京ICP备100551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1384号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